张广昭:中央政法工作会议透露何种改革信号

2014年01月10日11:37  海外网

  1月7日至8日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其规格之高,为近十几年所罕见。不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刘云山、张高丽两名中央政治局常委也一并出席。这反映出新一届领导班子将加强对政法工作的集体领导,并将法治视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引人注意的是,习近平在这次会议上强调,“要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和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关系”。这是近些年中央对“党”和“法”关系的一次明确的说明,流露出的司法改革方向将深刻影响中国未来的治理生态。

  其实,不仅这次会议,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等概念,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治中国”理念,都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层意识到,法律不应只被视为一种统治工具,“法治”更是一种治理模式和文明形态。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的确创造了“经济奇迹”,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与此同时,转型期的一些社会矛盾也日渐凸显出来,对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等现象,民间的不满情绪尤为明显。

  《人民论坛》杂志在2012年6月份对“您认为政府当前最需要在哪方面加强作为?”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依法行政,司法公正”,“廉洁、高效,推行渐进的政治体制改革”分别以89.5%、88.1%的得票率位居前两位,而“谋求更有利的国际地位”、“发展经济,再接再厉,保持高速增长,创造GDP奇迹”却分别以11.7%、7.7%的得票率排在后两位。换句话说,相对于经济增长,人们更期待有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法治秩序,这就是民心的变化。

  邓小平在1986年6月的一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就强调:“党要管党内纪律的问题,法律范围的问题应该由国家和政府管。党干预太多,不利于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这是一个党和政府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政治体制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63页)。

  邓小平的这番话对当前的中国仍然具有针对性。未来国家的治理方向是强调现代法治,维护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一旦选举产生了司法体系,地方政府就不应该去干扰它的运行,以维护司法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既要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不动摇,又要加强和改善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政法工作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坚持依法治国、深化司法改革、改进政法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代化不是西化,西方文明更不是世界文明的终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明模式和社会形态。只有在一个内部良性秩序的国家,加上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大国复兴之路才会走得更远、更扎实。

  (张广昭,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编辑:SN090)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京报:养老并轨未动,先担心“对公务员不公”?
  • 人民日报:毫不动摇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
  • 人民日报:日本军国主义就是伏地魔
  • 环球时报:跳出甲午情结,不在自信自卑间摇摆
  • 新京报:让马云出手,能拯救12306吗?